古今“春晚”大PK!

  • 古今“春晚”大PK!已关闭评论
  • 浏览:145
  • A+
所属分类:武侠故事

作为每年除夕都在看春晚中度过的“春晚小公主”,我的春节关键词大概就是“吃饭、睡觉、发红包”了!(是的,工作狗已经成功完成了从“收红包”到“发红包”的转型。)其实古代也有“春晚”哦,他们都有些什么节目呢……

  1.大狂欢:流行串烧VS歌舞盛宴

  现代:无论是以宋祖英老师为代表的民族歌唱家,还是网络流行乐的草根歌手,甚至是邀请国外的知名歌手助阵,春晚的歌舞越来越多元化、大众化、国际化了,有木有!

  古代:唐代宫廷除夕有大筵,通宵达旦,重臣、亲属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宴席共持续十多个小时!吃喝退居其次,看歌舞表演成了重点。虽然叫歌舞,但涵盖内容远比今天丰富!

  编编点评:最近一直在听《我的滑板鞋》,强烈推荐此曲上春晚!(众:够了!作为一个萌妹子,你的品位怎么可以这么猎奇!)

  2.真功夫:魔术杂技VS驯兽舞狮

  现代几乎每年春晚都会有魔术表演,记得N年前比较流行国外知名魔术家的“大变活人”,近年来比较火的国内魔术师的温馨小魔术也成为大家的期待……有多少人和编编一样,在看杂技表演的时候,都忍不住为表演高难度动作的演员们捏一把汗!

  古代古代除了射箭、耍刀和舞龙舞狮……在唐代的“春晚”上,最让人称奇的是“舞马”,高头大马们会按照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时百匹大马同时表演,蔚为壮观。

  编编点评:希望今年能看到刘谦的魔术,这种颜好又有才的魔术师太赞了!(晴子:比起刘谦的魔术,我更期待古代春晚的表演……有没有“胸口碎大石”?)

  3.小高潮:相声、小品VS口技

  现代说到相声和小品,郭德纲、赵本山等一众前辈们那是一定要搬出来炫耀的!还记得当时火到爆表的小品《不差钱》吗?“眼睛一闭,不挣,一辈子过去了,哈……”每年春晚一结束,小品里的“经典语录”一定会成为段子手们的最爱,有木有!

  古代古代类似相声的表演叫“俳优”。但因为当时演员身份低微,言语不慎便会招致杀身之祸,特别是优人取乐,绝不能影射朝政,或拿圣人开玩笑。相比之下, “口技”艺人可能会更讨喜些,一张嘴就能模仿各种声音,让人身临其境。哎哟,不错哟!

  编编点评:以前看春晚,最大的期待就是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了。不过近几年来,“毒舌女王”蔡明老师越来越抢镜了,有木有……

  4.结束曲:可惜古代没有《难忘今宵》……

  说起现代春晚最大的特色,编编的脑子里立刻蹦出一首洗脑神曲——《难忘今宵》!是的,几乎每一届春晚的结束曲目都是这首歌!深感此曲一出,《小苹果》《我的滑板鞋》什么的只有仰望的份了……据说古代是没有这么象征性的结束曲目的哟!

  编编点评:有一年春晚的结束曲居然没用《难忘今宵》,结束老半天我都没缓过神来!导演,你有没有考虑过强迫症观众的感受……

  结束语:你们都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快把你的讨论发送到《飞·魔幻》微信(微信号:feimohuan)分享给大家,还有机会赢得杂志和图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