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又快到“十一黄金周”了,刑警队长秦红军“祈祷”着千万不要出什么状况,否则这个“黄金周”就别想痛快地过了。
10月1日至7日,被称为“黄金周”。普通人看来它是节日长假、是结婚的好日子,可在警察眼中它更是政治的、敏感的。
最近社会治安一直不错,秦红军都开始觉得刑警队有些懈怠了。虽然他希望管界内平平安安的,可又觉得有些英雄孤寂。
不久以前
夜深人静,富强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东厢房屋子里没有开灯,严严实实地挂着窗帘。冯刚全裸着身子。汗珠不断地从额头渗出,漆黑的屋子里,他根本看不清躺在自己身边的女人,他用手抚摩着那细腻的同样带着汗水的肌肤。他已经吻遍她的全身,他知道女人在享受着这种刺激,他听到了女人慢慢加强的呻吟声,这更刺激了他……
宾馆的客房里,男人和女人的衣服凌乱地扔在沙发、电视还有床边。李静躺在床角,用手拉着床垫的边儿,她呻吟着,扭动着,不断迎合着面前的男人。男人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大口地喘息,他脖子上粗粗的黄金项链随着他的身体不断跳动着……
10月1日
7:00
护城河的水又臭又脏。水面上漂满了浮萍和鸭子草,如不仔细看,倒很像绿油油的草坪。平时人们都不愿多看一眼的臭河沟,今天却成了焦点。
尸体是一位捞鱼虫子的老人发现的。据老人介绍,他早晨来捞鱼虫子,用鱼网拨开厚厚的水草时,看到下面有白花花的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个死人,当时就把他吓瘫了,险些犯了心脏病,等缓过神后立刻报了警。
勘查完现场,法医向站在边上的刑警队长秦红军汇报了情况:死者为女性,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被发现时为裸体,身上有锐器创伤,轻微腐败,没有其它物品,根据这时的天气和水温,判定死亡时间最多为5天,现场周围没有发现其它有价值的线索。
10:00
刑警队的小会议室里。“10·1护城河案”专案组正在秦红军这个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第一次案情分析会。案情重大,又恰逢“十一”,外加上是容易产生各种谣言的裸体女尸案,秦红军感觉压力不小。
短短几个小时,他已经接到好几个上层领导打来的问讯电话了。要求缩短破案时间,减少社会不良影响。
组员秋杰向大家介绍了初步了解的情况:尸体发现地点是城北老护城河。报案时间是10月1日早6点30分。7点尸体被打捞上岸。现场周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的线索。
这段护城河,现在已是一段死水,所以尸体不可能是从别的地方漂来的。护城河的一面是钢厂仓库。仓库的围墙比护城河还要长。另一面是一个叫“美好里”的高档住宅小区,还有一大片平房,统称为杨庄子。仓库、小区、平房形成一个三角形将护城河围在当中,尸体是在靠近平房的岸边被发现的。
秦红军接着秋杰的话说:“据现在掌握的情况看,护城河肯定不是第一作案现场,它只是一个抛尸现场。仓库那面墙很高,超过3米,不可能从墙那面抛尸过来。‘美好里’小区靠近河的那一面围墙上有摄像头,24小时监控。所以不会是从那里抛的尸。尸体肯定是从杨庄子平房那面扔进河里的。还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推断,就是由于河水是死水并不流动。外加水草杂物很多,所以尸体不会离最初抛尸地点很远。”
秦红军拿起桌上的尸检报告念到:“死者为他杀,死亡原因为窒息死亡,死后又被人用刀刺了四刀。裸体但体内没有精液残留物,无性侵犯痕迹,死亡时间不会超过5天,也就是说应该是9月26日左右。”
他嘱咐大家现在当务之急是寻找尸源。据他观察,杨庄子平房的胡同很窄,车辆很难进入,凶手不可能带着尸体不被人发现走这么远来抛尸,死者有可能就住在附近,或者是凶手就住在附近。
秦红军叹了口气,这个案子不是他“盼望”的类型,抢劫杀人、斗殴杀人、仇杀都好处理,为什么被害人偏偏是一个年轻的裸体女人呢?这类案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了。
15:10
杨庄子的片警来汇报,他们那里昨天刚接到一个失踪案。案中失踪者李静的体貌特征与“10·1护城河案”中死者相符。
17:00
秦红军和杨庄子的片警赶往失踪人李静的家。
李静家就在杨庄子的富强胡同。富强胡同比较长,胡同口有一家名叫“便民”的小卖店,胡同的尽头就是护城河。李静家的院子是一个住着三户人家的大杂院。大杂院的门板已经失去了一块,门口还有两个小石墩。片警介绍说,这一带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解放前盖的。
秦红军想这院子以前可能是个有身份人的住房,在杂物、小厨房和煤堆中。依稀还能分辨出当年三间正房和东西厢房的布局。
李静家就在东厢房的位置。
秦红军在厢房里见到了报案人。也就是李静的爱人冯刚。冯刚很年轻,一身儒雅气质,说普通话。看上去有些文化。这样的人一般头脑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比较好沟通。秦红军庆幸没有碰上一个只知道大声叫嚷的老娘们儿或是哆哆嗦嗦的老头老太太,否则就麻烦了。他问了冯刚一些基本情况,并习惯性地在屋子里看了看。
19:08
秦红军在办公室里面对着情绪刚刚稳定一点的冯刚,劝他保重身体全力配合公安机关破案。冯刚已经确认了死者就是李静。
冯刚说他自己爱好写作,发表过不少文章,也算有点小名气。9月26日那天应邀参加了一个笔友会,晚上又去吃饭。当时李静说晚上是夜班,想在家休息,不能和他同去。而且李静也不愿意参加这种“无聊”的事情,这是李静的原话。她为人比较现实,写作对她来说有些务虚了。
“不过她倒不是看不起我。”冯刚立刻又解释了一下。
秦红军问他几点离开的家,冯刚想了想说是下午4点左右。
他当天晚上10点钟左右回到家,李静当时不在家,家里收拾得也很干净,他以为她去上班了,就睡了。翌日李静单位打电话问李静为什么没有去上班,他也很纳闷,打电话发现她的手机留在家里,四处寻找都没有踪影,她的衣服也都在家里。钱也没见少,不像是出门的样子。他到处找了两天,单位、朋友、亲戚都问过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9月30日他就向杨庄子派出所报了案。
冯刚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讲述着李静失踪的情况。
根据他的讲述,李静9月26日失踪正好和法医给的报告中推测的时间相吻合,看来李静有可能失踪当天就遇害了。
秦红军看着冯刚在组员的询问笔录上签了字,安慰了他两句,让他先回去休息。冯刚又哭了一会儿后,被秦红军送出了刑警队。
10月2日
17:30
经过一整天的调查,组员将情况汇报给秦红军。
李静今年28岁,是一家高级宾馆的服务员。高中文化。通过对杨庄子居委会,她的单位,她朋友等多方面的调查,李静为人泼辣。爱说爱笑与他人没有任何矛盾,也没有任何的经济纠纷,人长得很漂亮,男女关系上,也没有听到什么负面的反映。
秦红军看着汇总的材料,告诉组员们,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李静这条线暂时还是很清晰的,只是无法找到突破口。但大家要注意,她身上没有明显的搏斗和反抗的痕迹,真正死因是窒息,而且死后被扎了几刀。还有法医没有在伤口中找到衣物的纤维,所以推断这几刀是在其裸体情况下刺中的,因为如果隔着衣服被刺中。伤口内会带有衣服的纤维,而死者伤口内很干净。这就说明了她和凶手可能是认识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关系——试想一个女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和别人裸体相对?发现尸体的地方与她居住的地方并不远,她很可能就是在附近被害的,更大胆一点的推测是有可能就是在自己的家中被害的。还有死者虽然是裸体,但体内没有精液遗留物,强奸犯会戴着安全套作案吗?除非他是和被害人认识的人或被害人周围的人,他害怕通过残留物暴露自己,或是有人故意制造假象迷惑警方。
秦红军觉得自己的推断好像直接是在暗示组员冯刚就是凶手,他觉得这样不好,容易使案件走入死胡同。
他又对组员重新讲到,此案情杀和报复杀人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下面的办案方向应该从情杀方面多下工夫。
20:10
秦红军和秋杰找冯刚核实李静的情况,冯刚否认了李静因情被杀或是出走的可能,并一再表示夫妻二人关系很好。
深夜12点多,秦红军和秋杰才回到刑警队。
10月3日
8:07
刑警队里,秦红军召集组员开会布置了新任务:既然从被害人李静身上暂时无法打开局面,那么就应该换个角度去查。
秦红军还是觉得冯刚这条线应该有些收获,组员们也对此表示赞同。
17:30
冯刚悄悄走出院子,在院门口的破门边左右看了看,然后径直向胡同外走去,他远远地绕开胡同口的“便民”小卖店,好像是欠了人家账似的。
过了几个路口以后,他来到“美好里”小区门口。这时人影一闪,一个人从后面跟上了他,那个人影并未和他打招呼。而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久两人先后上了同一辆公共汽车,最后进了一家电影院。
电影开演了。等影院的灯黑了下来,那个神秘的人影悄悄地坐到了冯刚身边,冯刚伸手将那人揽在怀里
当冯刚的手在那人身上肆意地抚摸时,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正有一双警觉的眼睛看着这一切。
23:00
组员秋杰来到会议室,秦红军正在听其他组员汇报一天来的调查结果。秋杰拉了一把椅子坐在边上。秦红军看秋杰进来,便问他有什么收获没有,秋杰说盯了冯刚一天,他白天没出屋子,晚上7点出来与一个女的一前一后进了电影院,看来两个人认识很久了,而且关系不正常。
另一个组员汇报了从冯刚单位调查的信息,冯刚今年30岁,在市文化馆工作,大学毕业。据文化馆保卫科反映,他与本单位出纳陈研关系不正常。
这个陈研是本市财大毕业,26岁,已婚,除了她和冯刚的绯闻外,工作方面兢兢业业没有问题,巧合的是陈研家就在护城河边的那个高档小区“美好里”,而且距离冯刚家只有步行10分钟的路程,据其邻居反映她和丈夫经常吵架,夫妻关系很不好。组员说着把从文化馆保卫科拿来的陈研的照片递给了秦红军,秦红军接过照片又递给秋杰看,秋杰点点头,认出今晚与冯刚看电影的人就是照片上的人。
案件似乎已经有些清晰了,它正朝着秦红军预想的方向发展。
被害人李静的丈夫冯刚果然不是表面上看的样子,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他杀害的李静,但至少可以证明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这个家庭也不是他描述的那样幸福。
冯刚会不会因为与陈研有婚外情,想摆脱妻子李静,从而杀害李静?冯刚是否就是嫌疑人呢?他是否有胆量因为另有新欢,而对自己的妻子痛下杀手呢?
10月4日
8:30
与冯刚秘密约会的陈研被秋杰“请”到刑警队。
昨天秦红军和组员开会到凌晨2点多,现在还有些困倦。他扯过一把椅子坐在陈研的对面,看着眼前已经紧张得有些颤抖的陈研。
他要在陈研身上打开突破口,以他的经验判断,陈研应该不难对付。她是知情人还是帮凶?希望她会讲出一个丈夫喜新厌旧、为了情人杀害妻子的案子。至少目前的迹象是这样的。
陈研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静大方,她身材匀称。衣着得体,散发着少妇成熟的美,从表面上实在看不出她会是一个对家庭不忠,同时又充当第三者的角色。在没有看到李静生前是什么样的情况下,秦红军倒觉得陈研与冯刚很般配。
秦红军愿意与陈研这样的知识分子打交道。因为这些人生性胆小。一般到了“局子”里,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只有那些没文化的惯犯,还有极少一部分所谓的高智商罪犯,才让人头痛。
陈研确实没让秦红军“失望”,见到秦红军第一句就是,他知道警察为什么找她来。
秦红军一听有门儿,示意让陈研讲下去。但陈研后面的话却让秦红军吃了一惊,而且觉得案件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知道你们为什么找我。”陈研低着头。她一直看着自己的脚,“李静的事我都知道了。”
“那你就把知道的事情讲一讲吧!”秦红军用发红的眼睛示意边上还在打瞌睡的秋杰开始记录。
“我就知道早晚会出事,为了这事我和立权,立权就是我的爱人,刘立权,我和他打过好几次了。我不让他去找那个女人,他偏去,根本不把这个家和我放在心里。”
“哪个女人?不要含含糊糊的。”秦红军让陈研讲得明白些。她的开场白使秦红军觉得这个案子更加复杂了。
“就是李静啊!她是我老公刘立权的情人,总是傍着我老公,我老公可没少给她花钱。不过她本来看上的就是我老公的钱,看她那风骚样,只要有钱她谁都跟!”陈研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话语里充满了对刘立权和李静二人的鄙视。
陈研的话打乱了秦红军刚刚建立起来的办案思路,他原以为会听到一个“第三者”的忏悔,可事与愿违,又揭出了一段风流事来,扯出了陈研的老公刘立权。
秦红军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不动声色地让陈研继续讲下去。她是真无辜,还是在避重就轻转移视线呢?他觉得低估了陈研,她很可能并不像她外表那样简单,心里隐隐觉得她很可能是“高智商”那一类。
“刘立权平时就不安分,好色,我以前只是听说。但李静这个可是千真万确的。我一次上班忘了拿东西,回家去取,让我亲眼在家撞见的。为此我和刘立权闹了好多次。我觉得可能是刘立权把她杀了。是不是刘立权和李静又闹矛盾了?还是刘立权又看上别人了想把李静甩了,没甩掉,才杀了她?”陈研好像自言自语地猜测着,但又好像是有意提醒着秦红军。
秦红军听着陈研对刘立权有可能杀害李静的动机的分析,深深体会了那句“宁可得罪小人,也不能得罪女人”的至理名言。
这个看上去文静的女人在大肆检举他丈夫的同时,也不扪心自问,自己不也是一个第三者吗?真的是不能以貌取人啊!
陈研又讲了一些刘立权的烂事,秦红军见她还没有结束的意思,便清了一下嗓子,对陈研说:“讲一讲你和冯刚的事情吧。”
陈研听到“冯刚”两个字,像被电击了似的震了一下,但很快又故作镇静,可她的举动没有逃过秦红军的眼睛。她的反应使秦红军确信她与冯刚的关系不一般。
陈研毕竟还是一个没经验的女人,在秦红军面前没有一会儿就全承认了。
她和冯刚确实是情人关系,虽然她老公刘立权是做生意的,比较有钱。但她看不上刘立权的俗气。后来,由于工作中与冯刚接触得比较多,慢慢地就被冯刚的才华吸引。冯刚也正因为他爱人特“现实”而苦恼,于是两个人很快就好上了。
“你爱人刘立权知道你们两个人的事情吗?”秦红军问陈研。
“他不知道。”陈研犹豫了一下,好像是不敢肯定,“他听到过一些有关我和冯刚的传言,曾经问过我,但我否认了,后来他也没再问。”
“你发现你丈夫与李静有问题,是在你和冯刚好之前还是之后?”
陈研支支吾吾地说:“是在我和冯刚好了以后。”
对陈研的问讯使这个案子更加复杂了。秦红军分析,陈研对她丈夫的揭发是什么目的呢?为了保护冯刚?为了报复他老公?或是一石二鸟?陈研的话如果属实,看来她丈夫也有一定的嫌疑,至少是不能轻易排除,因为这一切都表明这两个家庭的关系不一般。
14:00
秦红军打电话与被害人李静的单位核实,9月26日李静确实没有上班,第二天单位先告知的冯刚,这与冯刚的诉说一致。秦红军推断李静是在9月26日晚失踪的,同时也可能就是那时遇害的,这与法医进行的鉴定正好吻合。
18:45
冯刚作为犯罪嫌疑人,又被“请”进了刑警队的审讯室。
“冯刚,我们有几个问题要向你核实一下。”秦红军还是习惯性地盯着冯刚的眼睛,“你爱人李静失踪那天晚上你在哪里?”
“这我已经讲过了,我参加了一个笔友会,然后又去吃饭,10点多回的家。你们这么问是什么意思?怀疑我吗?”冯刚的回答像是在背诵已经演练好的台词,他太镇静太自以为是了,这让秦红军更加坚信冯刚有问题。
秦红军没有理会冯刚的反问,而是劝冯刚考虑一下再回答,因为他现在说的话以后对他可能不利。警方可以去调查,很容易知道他是否在说假话,到那时就被动了。
冯刚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他从骨子里看不上这些警察,他认为警察都是一些没文化的粗人。
“先交代一下你和陈研的问题吧!”秦红军直截了当地说出陈研的名字。
“陈研,是我的同事。我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好交代的?”冯刚一脸的莫名其妙。
“你自己说出来,可以争取一个好的态度,你说的一切我们都有办法去核实,不过那样你就被动了。”秦红军向冯刚交代着政策。
秦红军见冯刚还存在侥幸心理,于是就把他和陈研一起约会看电影的照片出示给冯刚,冯刚立刻泄了气。
经过几番较量,冯刚最终交代:9月26日晚,他其实并没有参加笔友会。而是去和陈研约会了,晚上10点回家时,李静已经不在了。
他和陈研已经好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虽然李静长得很漂亮。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宾馆服务员,文化水平低,有些世俗。他自己爱好写作,憧憬爱情,可李静嫌弃他没有本事挣钱,只会写一些没用的破文章,夫妻两个人的思想差距很大。后来在和陈研的接触中发现陈研和他有许多共同语言,并且陈研对她爱人也很不满意。他和陈研两人同病相怜。两人就逐渐好上了。可李静绝对不是他杀的。
“李静知道你和陈研的关系吗?”秦红军问冯刚。
“她不知道,她从来不关心我的事情,我没有杀她,请政府相信我。”冯刚一脸的无辜。
这时,秋杰走了进来。他对秦红军耳语了几句,并把一份调查报告递给了秦红军。
秋杰送来的是冯刚同院两个邻居王大爷和小张的证词,他们都证实9月26日晚,李静和冯刚一直在家。
秦红军将证词念给冯刚听,冯刚大喊冤枉,一再表明自己是当晚10点左右回的家。
10月5日
9:00
刘立权,今年31岁,服装店老板,初中文化,长相一般。
秦红军见到刘立权,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滑头:脖子上带着链子锁一般的金项链,戒指、手链、金表,身上的金货多得让人看着眼晕,坐在刑警队的办公室里也不安分,一个劲地和警察套瓷。
办案人员不应有偏见,但秦红军自从工作以来阅人无数,看人也相当准确。在他看来这个刘立权身上多少有些问题。
秦红军直截了当地问他和李静的关系,刘立权倒毫不隐瞒。承认两人是情人关系。
“那你知道她出事了吗?”秦红军看着刘立权的眼睛。
“知道。我们那片儿没有不知道的,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你今天找我来。我就猜得八九不离十。我是恨她,可我没有杀她啊!”刘立权毫不在意地说。
对刘立权的问讯倒很顺利。
刘立权讲,有一次陈研单位组织舞会,并且可以带家属,于是他就去了。舞会上,他第一次见到李静。李静脸蛋漂亮,身材迷人,他一直盯着她的屁股。恨不得立刻抓上一把。尤其是李静那件半透明的紧身旗袍,更是让刘立权全身发痒。
刘立权久经情场,一看李静就知她是个爱慕虚荣的人,于是投其所好,吹嘘自己是做大生意的。社会名人认识不少,不一会儿就和李静混熟了。
后来他得知李静是冯刚的老婆。他早就耳闻陈研和冯刚关系不正常。但苦无证据,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所以不管陈研和冯刚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他都笃定不能放过这个报复的好机会。
一次他借故找李静吃饭,并在饮料中放了安眠药,等药力发作后在宾馆房间里强行占有了她。李静当时哭哭啼啼说要报案,他就花言巧语骗她,并立刻给了她5000元钱,从此他和李静成了情人。
李静是个无底洞,贪图金钱,时间久了,他想甩掉李静,尤其是被陈研发现后,他更觉得没意思了。可是李静并不好对付。
“李静知道陈研和冯刚的关系吗?”秦红军问。
“应该不会吧。”刘立权想了想说。“要不然李静也不会和我好啊。”
“9月26日那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秦红军等着刘立权的回答。
“9月26日……”刘立权想了想说,“我和李静在一起。”
刘立权的回答让秦红军感到有些意外。他让刘立权具体讲一下当晚的情况。时间,地点,都干了什么?
刘立权说那天李静告诉他冯刚去参加笔友会,不会早回来。让他去她的家。刘立权开始不敢去,可是拗不过李静。8点多去的,将近10点离开。
秦红军问刘立权为什么10点离开。刘立权讲是因为李静当晚还要去上夜班,所以在李静要上班前。自己先回家了。
对刘立权的审讯暂时告一段落。他的证词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案件调查到这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证词:冯刚讲9月26日晚。他和陈研在一起,10点之后回的家;冯刚的邻居证明当晚冯刚和李静一直在家:刘立权讲当晚他和李静在一起,近10点左右离开。三种证词互相矛盾,这使本案更加扑朔迷离。
是否是冯刚当晚发现了刘立权与李静的奸情。等刘立权走后将李静杀害?还是像陈研说的那样,是刘立权因为什么原因杀害的李静?但无论嫌疑人是冯刚或是刘立权。冯刚邻居的证词都与之相悖。
如果邻居证词属实。那么冯刚的嫌疑就很大:如果不考虑邻居的证词,假设冯刚证词属实,刘立权的嫌疑就很大,他可以在冯刚回家前将李静杀害,或将李静骗走杀害,可他为什么还承认自己当晚和李静在一起呢?他应该回避这个时间才对。
所有的假设即使都成立,那么冯刚和刘立权杀人的动机也有些牵强,这些事还不至于闹到杀人抛尸的地步啊!
在传讯冯刚和刘立权的同时,专案组的组员们兵分两路依法对冯刚和刘立权的家进行了仔细地检查,但结果令警方非常失望,两个人的家并没有发现任何与本案有关的线索,尤其是秦红军希望找到的杀人后残留的血迹,以此推断他们两个人的家基本可以排除是杀人的第一现场。
秦红军暗忖难道是自己的判断错误了吗?真正的凶手不是他们其中一个?还是他们两个人的家不是第一现场?就抛尸的位置来看第一现场不会太远,被害人身中4刀,不可能没有留下痕迹。
冯刚虽然比刘立权文化高,但他们都不具备高智商犯罪的能力,据目前掌握的两个人的背景资料来看。他们二人也不会掌握有用的反刑侦的手段。
16:20
秦红军又分别提审了冯刚和刘立权二人,他们的证词和以前说的完全一样。
如果真如二人所讲,冯刚离家时,李静还活着,而他10点钟返回时,李静已经不在了,也就是说李静应该是在他离开后回来之前失踪或者被害的。但据刘立权交代他是8点钟到的李静家,将近10点离开,他离开时虽然没有和冯刚碰面,但时间也不会差很久。以此推断李静的失踪时间应该是近10点至10点之间的短短几分钟。这几分钟根本连胡同都走不出去。又是怎么发的案呢?除非他们二人中有人在说谎。
如果刘立权证词是真实的,那么冯刚是在10点回家后将李静杀害的;相反,如果冯刚的证词是真实的。那么李静就是在被刘立权带走以后杀害的。
目前的关键是找到其他的证据或证人。来证实二人证词的真实性。
陈研的证词已经不能作为证据来考虑,因为她与冯刚刘立权二人有着切实的利害冲突。
案件胶着在这里,冯刚两家邻居的证词都证明冯刚当晚一直在家,可证词又与冯刚、刘立权两人的证词都矛盾。
案件还是回到了以上的疑问。如果是冯刚说谎还在情理之中,因为他要回避作案时间,那么刘立权为什么要说谎,讲自己在那里呢?他总不至于是为冯刚作伪证吧。这不符合逻辑。
看来冯刚两家邻居的证词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20:00
秦红军亲自走访了冯刚的两家邻居。
当他问住在正屋的王大爷是否亲眼看到冯刚和李静在家时,王大爷却说没有亲眼看见冯刚,只是看到了李静和一个男的在屋子里“睡觉”,猜想应该是他们两口子,后来听到他们声音挺大,自己觉得挺烦就睡觉了,上次警察来时怪自己没说清楚。
秦红军又到西厢房的另一个邻居小张家。小张正在一个人喝酒,见有警察来赶忙让座。
秦红军问他那天看到的情况。小张打着酒嗝拍着胸脯说他是亲眼看到冯刚和李静在屋子里,而且是亲眼看到了冯刚。
22:00
秦红军带着这两份发生变化的证词刚刚回到刑警队。一个组员立刻告诉他案情有了新发展。原来据刘立权讲,他忽然想起,那晚离开李静家后,在胡同口的“便民”小卖店买了一包香烟。那个老板应该记得他。
秦红军立刻带人去“便民”小卖店核实。
小卖店已经关门了,秦红军他们只得敲门,老板得知是警察后才怏怏地把门打开。
老板是外地人,男的,40多岁,看起来很精明。秦红军向他出示了刘立权的照片,核实9月26日晚的事。老板看后说记得这个人,因为刘立权脸生。不是这门口住的人,而且要买的烟是高档烟,这附近没有人能买得起,所以有些印象。他证实刘立权确实是10点左右来过,买过烟,然后就向胡同外面走了。
秦红军想刘立权又提供了一条证据,只是证明他当晚确实10点多离开,并买了烟,可这并不证明他就没有在10点以前将李静杀害啊,相反这条证据恰恰表明在案发当晚他在有可能是案发现场的地方出现过,对其更加不利。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只有一条合理的解释——刘立权说的是真话,因为他不知具体的发案时间和地点,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证词是真实的。
那么如果是这样,李静邻居王大爷的证词也可以解释为王大爷看到的其实是李静和刘立权在屋子里,而老大爷以为是李静和冯刚,而冯刚10点回家,也有可能是真的。冯刚在回家后将李静杀害,可如此推断李静邻居小张的证词又无法解释了。
更难的是,无论是谁作的案,这第一现场始终没有找到,这是此案的关键,如果找到,那么凶手就不难确定了。
“你能肯定是照片上的人吗?”秦红军再一次与小卖店老板核实。
“没错,我记得很清楚。”老板信誓旦旦地说,“那晚我生意很差,只卖出两包烟,所以印象很深。一包卖给这个人,另一包卖给胡同里的冯哥。”
“冯哥!”秦红军警觉起来。
“冯哥,冯刚啊,他经常在我这儿买烟啊。”
“你确信?”秦红军再一次核实老板的话。
“当然,我看到冯哥从胡同口回来的。照片上的人走后没几分钟,冯哥就回来了,我们这里胡同窄,看得很清楚,他直奔我这儿来的,我们还聊了两句。我爱和他说话,他有学问,文化人就是不一样。怎么这也和案子有关吗?”老板疑惑地看着秦红军。
秦红军感到很惊讶,照老板的话推断,至少冯刚和刘立权在回家与离开李静家的时间上讲的是实话了,可这与邻居小张的证词相矛盾啊。
10月6日
8:15
秦红军让组员秋杰再去核实一下李静邻居的证词。
秋杰顺着窄窄的胡同来到冯刚家的那个大杂院,到了小张家门口发现小张家的门大开着,秋杰喊了几声,可是没人回答。他往屋子里一看没有人,屋子好像被什么人翻过一样很乱。
秋杰到隔壁找王大爷问小张的情况,王大爷说就在几分钟前,小张说出去买烟,可是没一会儿就慌慌张张地回来了,然后进屋不知拿了什么东西就走了,自己和他打招呼,他都没理。
秋杰觉得情况有点异常,就打电话通知了秦红军。
秦红军接到了秋杰的电话,立刻带人赶到大杂院。听了秋杰的汇报,他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就立刻让组员组织人去追小张,并立刻通知让法医赶快来。
9:45
闻讯赶来的法医对小张的屋子进行了彻底地检查,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也没有血迹。这样的结果出乎秦红军的意料,他本以为这个案子会峰回路转。
是自己多疑了?这个小张只是凑巧有急事?根据王大爷的介绍,小张是去买烟后情绪发生的变化,在这个阶段发生了什么?
秦红军不死心,叫过法医悄悄地说了几句,法医听罢立刻开车走了。
秦红军来到小张买烟的“便民”小卖店,问老板小张来后出什么事情没有。老板想了想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小张来后他们只是聊了聊天。
秦红军问老板和小张都聊了什么。老板说就是前一天晚上他们来找他了解情况的事,他把看照片的事和冯刚来买烟的事和小张说了。
“他有什么反应没有?”秦红军想了想问老板。老板说小张好像突然想起有什么事似的,拿了烟就走了。
21:00
又忙了整整一天,在刑警队办公室里,秦红军刚应付完领导打来的催办案件的电话,立刻和组员们重新分析了案情。
小张,全名张崇明。现年32岁,无业,曾经因猥亵妇女被劳教过。
法医经过再一次严密检查,在张崇明屋内收集到几根长发,经过化验与李静的血型吻合。但作为证据还不足,因为他与李静是邻居,家里有李静的头发也不能证明什么。但根据他以前的犯罪经历,他也有犯罪的嫌疑,畏罪杀人他倒是有动机的。
他具备作案的时间——很有可能在事发当晚,冯刚回家之后,李静无论死活当时还在张崇明家,并没有离开大杂院,因此冯刚和刘立权都没有见到李静。而张崇明完全可以在大杂院里的人都休息后,偷偷将李静杀害并将尸体转移。为了防止被胡同外的人发现。张崇明直接选择将李静的尸体投进胡同后面的护城河里,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他只是嫌疑稍大一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证词与别人有出入,有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误导办案方向。
这时法医拿着一份报告兴冲冲地进来,冲着秦红军做了一个“OK”的手势。
秦红军接过报告一看,高兴地对大家说现在可以正式逮捕张崇明了。
10月7日
警方在张崇明乡下亲戚家找到了他。
13:00
警察把张崇明带到了刑警队。押解的警察告诉秦红军,找到张崇明时,张崇明一见到警察就想跑,好不容易才抓住他,问他为什么跑,他又说是误会,真是胡说八道,这小子一定有问题。
秦红军听后,倒是有些放心了。
13:30
对张崇明的审讯开始。“你为什么突然跑到乡下去了?”秦红军问他。
“我没跑,我回乡下看看亲戚。”张崇明似乎很不在乎。
“连门都不锁?”
“我……我忘了。”
“那警察找到你,你跑什么?”
“我没跑,是误会。”
“误会?什么误会?什么人见到警察会有误会?你心里没鬼跑什么?”
“你和你的邻居李静的关系如何?”
“不熟,没说过话,我们不来往。”
突然听到李静的名字,张崇明感觉有一双女人的眼睛在盯着自己,他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觉得后背直冒凉气。
“你两次证词都说你亲眼看见冯刚整晚在家,可事实证明他10点才回家,你怎么看见他一直在家的?”秦红军并不着急,他只是通过盘问让张崇明在过多的谎言中暴露马脚。
……
15:00
“李静被人杀了,同时在你家发现了她的头发,这你怎么解释?”
“那……那是……”秦红军不急于等他回答,而是给他编瞎话的机会。
“她串门时掉的吧。”
“我一猜你就得这么回答,你不是说你们没来往吗,那她怎么又串门了?”
没等张崇明回答。秦红军拿出法医的报告:“在你家发现有死者李静的血液,你还抵赖吗?”
“这不可能!”张崇明惊恐地说。
“不可能是吗?你都擦过了是吧?”秦红军说,“你以为你擦过,我们就发现不了吗?在专业仪器照射下别说用水刷了,即使是用油漆遮盖也能轻松发现血迹!无论你怎么掩饰,都会留下犯罪证据,记住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哪来的血迹呢?那天法医勘查完张崇明家,没有发现什么线索,但秦红军并不甘心。他叫过法医让法医去市局接了一套专用设备,法医最终在屋内找到了已经被仔细擦过的血迹痕迹。经过提取化验确认就是死者李静的血液。
17:00
经过一番审讯,张崇明最终交代了整个犯罪过程。
案发当日。也就是9月26日,张崇明无事呆在家里一个人喝酒,晚9点多,张崇明看见李静和“冯刚”回家进了屋子,不一会儿灯就关了,不久传来了李静轻轻呻吟的声音。平房隔音不好,张崇明隐约听到了这些声音。隔壁王大爷不久就关灯睡觉了,院子更静了,张崇明继续听着“好戏”,心里也不住地发痒,浑身燥热。
大约9点半多,张崇明看见李静和“冯刚”悄悄又出来了。张崇明当时还纳闷,这么晚了李静和“冯刚”要去哪啊。由于好奇,张崇明便想看个究竟。借着月光一看,他发现那男的根本就不是冯刚!
张崇明发现了李静和刘立权的秘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早就对李静垂涎三尺,并试探和骚扰过李静多次,但都没能得逞。
等李静将刘立权送走,张崇明悄悄从屋里出来将李静堵在屋子门口。李静看见张崇明不声不响地站在眼前吓了一跳,张崇明骗李静说冯刚有东西放自己那儿,让李静去取。李静也没多想随张崇明进入了他的屋子,进屋后张崇明就借刚才的事情威胁李静,如果不依从自己,就把她的事抖出去。
李静害怕自己的事情败露,半推半就应了张崇明,并拿给了张崇明一个避孕套,这是她偷藏的和刘立权约会时用的。
张崇明迫不及待地扒了李静的衣服……
这时冯刚回来了,李静有些慌,想起身回去,可张崇明当时还在兴头上,还想再享受享受。于是他借着酒劲按住李静并死死捂住她的嘴怕她出声。
可过了一会儿,张崇明发现由于自己过于用力,李静因为窒息已经死亡了。他吓坏了,酒也醒了。他呆在屋里好久,一时没了办法。后来他想到要转移人们的视线,让人相信李静是被人抢劫捅死的,于是他用塑料布垫在李静身下,然后拿刀捅了李静几刀,他想这样屋子里就不会留下血迹了。
张崇明等了一会儿,见冯刚好像已经睡了,他就悄悄把尸体用塑料布包了扛了出来。他本来想把尸体扔远一点,可胡同太窄太长,他害怕遇到人,索性就把尸体扔到屋子后面的护城河里了。又怕被人发现包尸体的塑料布,他就准备拿回家烧了。
到家后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由于当时太害怕,忘了给李静穿上衣服了。谁会相信一个在外面被抢劫的人不穿衣服啊?可当时已经不能补救了,他索性把衣服和塑料布一起烧掉了,想不管怎样,警方也不会怀疑到他这里来的。
第二天天亮。他又发现虽然用塑料布垫着,但屋子里还是滴下了几滴血迹,他想可能是在搬尸体时不小心滴落的,于是就用水反复刷了很多遍直到看不见为止。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几滴血迹彻底暴露了他的罪行。
不久有警察第一次来调查。张崇明听到警察和王大爷核实9月26日晚李静家的情况,他听到王大爷说李静和冯刚在一起,知道王大爷可能也是把那个男人当冯刚了,觉得正合他意,所以警察再调查他时,他也说李静和冯刚在一起,目的是扰乱警方视线。
当张崇明看到冯刚被警察带走一直没回来时,估计可能是警方怀疑冯刚了。后来警察又来核实笔录,张崇明并不知王大爷已经改变了证词,他还是坚持看到冯刚和李静在家的说法。
他一口咬定是李静和冯刚在一起,是想嫁祸给冯刚,以便找个替死鬼。可当他去小卖店买东西时,听老板说起看到冯刚和刘立权的事,觉得自己的事情可能败露,实在沉不住气了,也不管警方是不是怀疑到了自己,就立刻跑回家,拿了点衣服和钱准备躲一躲,他怕警方早晚查到他这儿来,不想还是……